已邁入第十三年的台灣行動菩薩助學協會,歷年助學助養的學生累計將近1萬人次,發出上億元助學金。在去年九月更創舉開辦「發願成才培育計畫」,分別在台中東勢高工及彰化二林工商開辦木作及泥作技術課程,由業師進入學校以「師徒制」的方式直接教導孩子木工及泥作技術,從一開始學生、家長的質疑,面臨招生的困境,到一年後透過技術、品格、美學等課程,轉變社會對木作、泥作「做工」的刻板印象,讓孩子變成為有內涵的「工匠達人」,今年報名學生爆滿,行動菩薩學協會將透過訪談方式,挑選真正志向符合學生。
台灣行動菩薩助學協會理事長陳志聲表示,行動菩薩助學協會的「發願成才」計畫,是在既有助學助養的「給魚」,更上層樓成為「給釣竿」教孩子謀生技能,除了提供原助學學生的學雜費外,也給「發願成才」的學生每月3000元的零用金,希望他們專心精進學習課程,透過業師直接教學,讓孩子學到最好的技藝,3年期滿通過協會及業師檢測者,保證月薪5萬元,達到改善學生家庭經濟、台灣精緻工藝得以傳承及企業找得到人才的三贏。
協會「發願成才培育計畫」主持人,同時也是協會常務監事-張麗莉指出,在第一年招生中,東勢高工木工班有14人,二林工商有9人,但為善用及珍惜每一位贊助這計畫的捐款,還是透過考核制,東勢高工最後有8人、二林工商有6人通過第一年的學習,並在今年暑假開始就在工地實習。高二開學後,則白天實習,晚上再回校上課,雖然辛苦,但卻比一般同年齡的孩子開始累積工作經驗及專業技術。
今年九月新學年度的「發願成才」計畫,二林工商將開辦日間部實用技能班(裝潢技術科),由裡面挑選出10位同學參加「發願成才培育計畫」泥作班,白天上高職正規課程,也持續融入美學(茶道)及體能(戰鼓)課程;下午至晚上的時間則進行泥作業師進駐教學,課程及技藝均兼顧。
東勢高工則維持夜間部正規課程,利用週一、三、五上午加入品格教育及美學養成,及體能的課程,培養孩子良好的品德與審美觀。由校方及張麗莉常務監事面談後挑選出10位同學參加本計畫的木作班。
張麗莉表示,「發願成才」是個不容易的技職教育工程,匯集了眾人的力量才稍見成果,她非常感謝提供學生實習廠商的冠昀企業柯錥錤董事長、木作的能將室內設林國樑董事長、詳賀有限公司蔡清福董事長、佑大勝室內裝修侯良霖董事長、高點木業謝鎗達董事長、裕祥木地板陳孟謙總經理等。而每次的開學,我們都舉辦莊嚴的「入門禮」、「拜師禮」,讓孩子產生榮譽感及責任感。師長帶領學生過「規矩門」,象徵「師父引進門,修行在個人」。規矩門外圓內方,期勉學生做人做事要有規矩,為人處事要外圓內方,寬以待人,嚴以律己,遵守倫常道德。學生奉茶給師傅,師傅贈送工具袋給學生,這一來一往的方式,除了讓學生了解「師者,所以傳道授業!解惑!祈望師長傾囊相授,成就專業」之外,也是師長期望學生「青出於藍而勝於藍」,藉由工具的贈送,象徵技術傳承精進更為光大。
「發願成才培育計畫」是大眾捐款才得以實現的專款計畫,我們希望培育孩子成為有品格、有技術、有美學、有責任的工匠達人,讓孩子真正內心對自己的專業感到自豪及光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