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實新聞 2011-01-05 08:54:06 記者 林詩茵 報導
民國99年,高房價成民怨之首,政府3月開始打房、6月祭出選擇性信用貸款,9月至12月陸續有一連串的打房政策,不料,房地產卻越打越旺,甚至第3季出現睽違13年的過熱黃紅燈號,讓學者大聲呼籲政府不該只有溫和打房。民國100年,房市走多還是走空?從產官學界的調查都顯示,民眾對今年房價趨勢看漲,惟私下房地產業內對房價看法都是「看漲但空間不大」,為什麼廠商看法看似保守?以下分析今年房地產10大趨勢:
1【房價看漲不看跌】
不論是官方單位內政部建研所、營建署,或各大房仲業者的調查都顯示,民國100年,有高達6、7成以上比重的房地產/金融相關廠商或民眾,對房價趨勢看漲,看跌的比例寥寥可數,顯示今年的房價趨勢看漲不看跌。
另一個說法是,民國92年SARS以後,台灣房地產展開這波多頭開端,直到95、96年市場已率先反映馬政府上台的兩岸利多,房價也看似漲到高點,連業內都擔心已經沒有上去的力道,不料,97年馬團隊當選,隨之而來的金融海嘯正好把漲多的房價拉回約2成,但在98年後又隨即上攻,並優於前一年水準,民國99年更佳。有人因此認為,96、97年那波頂點已形成支撐,除非民國100年遇到比金融海嘯更大的事,否則房價沒有理由轉空。
去年的一路打房,讓建全房市政策成為五都選舉的主戰場,也讓建商因此推案縮手。五都選舉的政府不確定因素消弭後,緊接著100年底又有立委選舉,有經驗的建商都知道,要搶在五都剛選完的這段政治空窗期,積極推案。所以今年的推案已有預料將集中上半年,且可能爆量演出全年1.4兆的歷史天量。
從去年的軌跡來看,大型建商同樣將推案集中上半年,像是華固(2548)全年200億元的推案量,集中第1、2季推出而且完銷,下半年享受業績收成;而今年度是否重蹈去年覆轍,機率相當高。
2字頭台幣將成常態?在市場一片預期台幣升值趨勢下,且低利率、又有通膨隱憂,熱錢持續流保值商品,除黃金外,房地產是口袋深的高資產者選項之一,預料置產買盤仍堅強。
而房地產產品具保值效益的,不外乎商用不動產,如價格落後的商辦,以及擁有穩定租金收益的店面,或者增值空間可期的稀有豪宅,預料持續成為熱錢流竄的焦點。
兩岸99年正式簽署ECFA,而第一階段的早收清單100年元旦正式生效,預料將開始有陸企陸續登台,台灣的商用不動產空置率去化有機會加速。雖然初期陸企來台尋覓、使用的辦公空間不會太大,但大家都有共識看好,隨著ECFA的發酵,開發陸客自由行,兩岸長期趨勢的穩定,將讓台灣的商辦空間出現不足,商用不動產長期被看好。
也有仲介業者直言,兩岸開放之初,商用不動產的需求不大,但因為這個題材,讓台灣的商辦被特定資金鎖定,帶動成交量、價的走揚。
5【台北市大者恆大,置產首選;新北市自住當道】
台北市預售屋均價,97年僅59.9萬元/坪,98年略降至57.6萬元,99年則攀高達到70.5萬元,3年大漲17.6%。這與兩岸開放的預期心理有關,加上遺贈稅下調至10%,更讓許多海外資金回台置產,精華區房價一漲不回頭。而在北市房價攀天價後,一般民眾更買不起,所以台北市買方還是要大坪數、建案戶數少、高總價、高單價的「大者恆大」型產品,這些產品的供給量會很少,價格也還會「長大」。
至於新北市,買不起台北市的自住客,還會繼續往新北市購屋,尤其是新北市的政見-三環三線,對自住買盤頗具吸引力,所以沿著未來規劃的三環三線而居,將很熱門。至於熱門產品,則將以三房、二房為主,大坪數豪宅反而可能因投資客受壓抑,而遭到擠壓。
從區域來看,一般預料,新北市的汐止將成明星地區,房價補漲可期;而輕軌確定過關後,淡水推案一定會擴量。
去年五都首長選完,緊接著今年底有立委選舉,明年立即又有總統選舉登場,執行團隊鐵定價繃緊神緊,壓抑房價瘋狂上漲,所以打房消息將時時伴隨著房地產市場,也將使推案量隨著相關訊息大起大落。
尤其,今年全球景氣復甦可期,房市基本面也不差,政府勢必要提出更多措施來平穩房價、或協助民眾購屋、降低市場投機風氣、促進不動產市場稅賦合理化,這些政策將是房市最大的不確定因素。
一般預期,年初的329檔、520檔,全台推案將爆量,建商將卯足全力搶在選前寧靜片刻推案,下半年房市推案可能受打房干擾,推案量或將因為消息面而遞延。
7【豪宅打不死,價格還可能突破300萬/坪】
99年政府針對投機客炒豪宅祭出課稅殺手鐧,但房仲業者說:「有錢人口袋裏的錢,多到不可思議」。許多豪宅買方不貸款、不急著脫手,把豪宅當收藏品,或當作資產分配、贈與給子女進行財產分配、避稅的好方法,既不擔心買第二屋被限縮房貸,又不擔心買了之後被課重稅,所以豪宅還是會繼續買,而且越稀有、越貴、越要買。
99年的豪宅每坪已經確立200萬元/坪的行情,今年度市場普遍認為,300萬/坪的行情不用等太久。
8【中南三都瞬間高漲難期待】
五都選前,台中、台南、高雄的縣市交界處,房價已經提前反映利多;五都選後,房市回歸基本面。新北市被認為是五都升格最受惠區域,因為鄰台北市,升格後有更多的資源、更好的建商,會吸引更多台北市人移民新北市。
惟其餘中南三都,則還有一段路要走,在資源分配增加,地方建設成長,更多的就業機會,才有吸引周邊人口移入,在當地購屋定居的意願。
9【台北土地難求,都更風、地上權風繼續吹】
在台北市國有地已停標,建商買地難求,再加上政府針對建商土地融資也祭出避免囤積、炒作的緊縮貸款策略,在買地不易、資金成本又高下,台北市甚至新北市的都更風氣會更盛行。
越來越多建商聲稱手上動輒有十幾個都更案在進行中,不僅建商愛都更,老舊房屋的住戶也樂見自己的房子被都更、資產升值。
另外,政府不賣土地,BOT案、地上權案越來越多,算盤打的精的建商,在考量長期穩定收益有利IFRS新會計制度的財報之下,預期加入參與者也會激增。
10【台灣房市越來越國際】
由於即將開放陸客自由行,讓業者預期,台灣也會仿效香港開發的過程,讓陸客一窩蜂登台買樓。據統計,目前香港已有高達25%房屋買方來自大陸,所以也使越來越多台灣建商把建案推向香港、大陸,台灣的房屋買方將不再只是回流的台商,或台灣本地的民眾。
整體來看,台灣的房地產市場在民國100年不會寂寞,但在民怨房價高漲,有逾8成的民眾認為房價不合理時,政府肯定會想辦法讓民眾可以安居樂業,社會住宅或國宅,以及捷運的規劃等訊息,將持續是焦點;不過,又因為台灣民眾的房屋自有率又高達8成多,政府也要維持民眾的資產不縮水,所以預料房價也沒有下跌的空間,這就是為什麼建商私下認為,100年的房市「穩中透堅」,飆漲的可能性其實不大。